【南昌】鱼米之乡 大美田园 新建区联圩镇探索现代农业助推共同富裕新路径

作者: 畜牧相关 发布时间: 2024-04-05 01:16:55

  初冬时节,南昌市新建区联圩镇的田野依旧生机勃勃,大棚里的蔬菜、草莓等源源不断地产出,沃野里绿油油的油菜苗如绿毯般恣意铺展,池塘里鱼虾跳动……

  联圩镇三面环水,农业是支柱产业,其粮食产量及销量占新建区的六分之一,是典型的鱼米之乡。按照老观念,农业靠天吃饭,农业乡镇要富民强镇,比工商业发达乡镇要难得多。然而,如今的联圩镇却立足农业,向农产品加工、农旅结合延伸,走出了一条以现代农业助推共同富裕的特色之路。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联圩镇有两个现象令人称奇:一是土地流转量大,约有80%土地集中在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或种养大户手中;二是规模化流转的土地租金相当于农户个体土地流转价的两三倍,而且每流转一亩地,还可以上交20元服务费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土地大规模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备条件。去年,该镇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伊始,就把推进现代农业的着力点放在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上,新增7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中,最具示范带动作用的当属由上海返乡的熊模昌创立的江西鄱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家去年11月22日才成立的公司,今年春耕前就流转完两万多亩耕地。

  土地流转后,如何协调企业、农户、村集体三方利益,寻求到三方利益的最大公约数,成为对新一届镇党委班子的考验。

  当地农民之间进行土地流转,价格一般在每亩300元左右。为了确认和保证农民利益,联圩镇党委从长远发展的角度考虑,结合市场行情,与企业和农民商定后,把流转价格定在每亩600元,且每五年还要进行一次小幅上调。即便如此,还有一些群众不愿意流转土地,他们有的认为流转后企业会拖欠租金;有的担心企业实力不济,今年流转,明年又不流转了,折腾人。

  为此,土地流转初期,该镇党委班子成员春节期间放弃休假,上门做群众工作。对于不相信的群众,经联圩镇党委协调,由鄱谷公司先行垫付土地租金;遇到不配合的群众,他们就上门做工作,帮助群众算好明细账。

  只要是一心为民办实事,就一定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均洲村党支部书记闵炳根说:“开始是镇村两级干部上门做工作,后来是村民找上门来主动要求流转土地。”

  做群众工作不容易,做企业的思想工作同样不容易。为了壮大集体经济,该镇党委派干部找鄱谷公司协商,每流转一亩地能否交30元管理费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刚开始,企业考虑到土地租金高,加上创业伊始金钱上的压力大,不同意该提议。最终,经过和企业三名创始人反复沟通,企业还是决定本着长远发展的考虑,与土地流转涉及的9个村签订了给予每亩地20元服务费的协议。

  沉下身子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工作,公平公正地处理三方利益关系,群众满意了,村集体满意了,企业同样也很满意。最终,在联圩镇党委强有力推动下,短短三周,20400亩耕地流转到鄱谷公司,9个村的集体经济共增收40多万元,1756户家庭有了长达15年的稳定土地租金,实现了三赢。

  今年,鄱谷公司早稻喜获丰收,平均单产1230斤,仅此一季每亩就可获得200元利润。晚稻也基本收割完成,尽管持续高温干旱天气造成一定影响,但最高单产也达1655斤。同时,公司还有一季油菜已完成育秧。

  有了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农民种粮的信心更足了,全镇百亩以上种粮大户已达354户。在联圩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有121人加入镇农民俱乐部,他们在生产上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帮互助。

  位于赣江下游、鄱阳湖滨的联圩镇,三面环水,有437户1030人曾是以捕鱼为生的渔民。随着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政策的全面实施,这些渔民虽然得到国家相关禁捕退捕补偿补助资金并落实了社会保障待遇,但仅靠补偿,是致不了富的。怎么样引导这些人转岗就业,成为联圩镇新一届党委班子一定要解决的民生大事。

  渔船没了,上岸后又无田无地,怎么办?面对迷惘无助的渔民,联圩镇党委经过广泛调研、多轮磋商,决定量身定做一个高效农业项目:由沿江村原党支部书记涂志文牵头,组织河下村、沿江村2名现任村党支部书记、3名村干部、11名党员成立渔改种植专业合作社,按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领上岸渔民连片种植1500亩土地,开启渔民变菜农的致富新路。

  缺资金——镇村干部积极争取项目资金150万元,加上合作社自筹资金800万元,先从沿江村及周边村流转1500亩地,建800亩大棚,打造渔民转产就业基地,主要是做高效蔬菜种植。

  缺技术——镇里出面把省内外的专家、种菜能手请进来,采取田间开课、专家授课等培训方式,支持渔民通过农业技能培训顺利转岗为新型职业农民。

  如今,联圩镇丰产河边连片的白色大棚不仅承载了渔民对新生活的美好向往,而且成为学生研学游的观光地。45岁的涂继广原来365天有300天在船上,非常辛苦。“原来捕鱼,一个月收入2000元至3000元,现在种菜月收入翻番不说,日子过得稳定又安全,感谢党和政府!”涂继广开心地说。

  为了帮助基地蔬菜打开销路,联圩镇党委书记章元良主动当“红娘”,撮合在镇里施工的一大型水利工程建设工地与合作社签订蔬菜配送协议。

  截至目前,基地带动420名渔民就业,同时吸纳10户脱贫户家26人就业,人均年增收一万元以上。

  鄱谷公司是“农业+科技”“农业+智能化”的代表。该公司引进了省农业农村厅农技中心的大钵体毯状苗长秧龄壮秧机育插技术及湖南农业大学的3D打印精量播种技术,既可减少除草剂用量,又可提高大米品质与口感;同时,在生产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通过合理均衡水稻生长所需的16种微量元素营养,改善土壤板结状况,实现化肥农药减量化。公司的两万亩基地内,安装了400套物联网太阳能杀虫灯和1.5万套诱捕器与诱蕊,实现了绿色防控病虫害的要求。今年两季水稻,该公司基本实现从育秧、插秧、植保到收割全过程机械化生产。

  “农业+加工”,延伸农产品加工链。荷之韵藕虾共作养殖基地,已流转4000亩土地,目前正着手建设藕汁加工厂。基地算了一笔账:藕虾共作亩产值可超1万元,每亩利润可达4000元以上,如果有了藕汁加工厂,经济附加值还可以再提高。

  而在“农业+旅游”方面,江西蓝筹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千亩颐荷园已小有名气,春季金黄的油菜花、夏季粉红的荷花,以及秋季紫色的格桑花形成的三季花海,吸引爱美的人们追花而来。鄱谷、源穗、喆宇等当地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中的新锐力量,也在紧锣密鼓布局农旅项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为联圩镇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产粮大镇,该镇将为牢牢守住耕地红线作贡献,确保到今年底,全镇的耕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为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现代农业创造良好硬件条件。

  目前,该镇党委正在全力推进农业农村特色产业提升行动。在科研方面,重点建设智慧种业试验试种示范基地,已引进了包括3家上市公司在内的5家大型种业公司和1家水稻科研机构在肖淇村建设600亩基地;在种养方面,依托鄱谷、金越球、丰联公司等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做大做强水稻种植、水产养殖、综合立体种养、蔬菜种植产业;在一产向二产延伸的农产品加工方面,已布局大米、米粉加工、水产加工、藕汁生产等项目;在一产与三产融合的休闲观光游方面,布局春赏油菜花、夏赏荷花,以及日常水果采摘、农事体验、农业教学等项目。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号角,农业农村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联圩镇干部群众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如今,在该镇的丰产河两岸,一条14公里长的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示范产业带已逐渐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