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猪周期涨跌幅度大速度快 生猪养殖业加速去产能

作者: 企鹅电竞在线网络直播 发布时间: 2024-04-19 17:18:11

  猪肉卖出“白菜价”,上市猪企接连报亏,养殖户情况不容乐观。农业农村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3月份第三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已连续下降15周。养殖户急切谋求出路,度过猪周期低谷。

  根据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和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监测,2022年第11周(即3月14日-18日),16省(直辖市)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价格总指数的周平均值为每公斤15.73元,同比下跌54.3%。

  “因普遍对后市信心不足,周内养殖户与规模养殖场积极出栏,加之随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升级,猪肉终端消费愈发疲软,综合导致本周猪肉价格总体环比小幅下跌。”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3月22日分析称。

  3月22日,农业农村部召开的部门协调会议认为,当前生猪生产总体平稳,能繁母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猪肉市场供应较为宽松。受供求关系影响,生猪价格进入周期下行区间,近期大宗饲料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养殖持续亏损,不少养殖场户经营困难。会议还要求,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合力应对,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

  “非洲猪瘟”爆发重创生猪生产,养殖企业2019年下半年开始积极扩产,2021年进入产能释放期,供需出现失衡。2022年开春,猪价加速下跌,多地生猪成交价跌破成本线。生猪预警网分析师冯永辉对南都记者表示,行业目前处于“深度亏损”状态,据其了解,自繁自养条件下养猪的头均亏损超过500元。

  广东省农业信息监测体系数据披露,2月肉猪养殖成本降至18.2元/公斤,环比下降2.9%,自繁自养基地亏损。仅17.3%自繁自养基地仍有微利,环比下降18.4个百分点。

  冯永辉表示,“涨得快、涨幅大,跌得快、跌得深”是本轮猪周期最大特点,从价格高峰到下行,猪周期高位运行了15个月,期间全行业都在集中扩产能。

  梅州市新胜养猪专业合作社社长陈胜强表示,“养猪业内估计,原料会持续上涨,猪价还会持续下跌。”他说,身边大部分养殖户都在淘汰、减产,也有少数在扩张。和前几次相比,本次猪周期涨跌波动较明显。

  新胜养猪专业合作社位于粤东养殖大区,共有15户养殖户,陈胜强养殖场的生猪存栏985头,2021年出栏2150头,主要销往屠宰场。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披露,3月14日-18日广东瘦肉型白条猪肉出厂的周均价为每公斤18.20元,环比下跌4.6%,同比下跌53.0%。“周初因养殖户与规模养殖场积极出栏,猪肉价格出现小幅下跌;后期局部地区囤货提振猪肉需求,支撑猪肉价格止跌趋稳。”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分析称。

  广州是猪肉消费大市,市发改委3月23日监测显示,3月14日-20日当周,猪肉价格连续6周小幅下跌,市场常见的三种猪肉,即精瘦肉、有皮上肉和排骨,综合零售均价为44.53元/公斤,环比下跌1.38%。

  “养猪主要有饲料成本、防疫成本、人力成本三大块。”陈胜强表示,饲料成本占比超过六成,防疫成本占约10%。

  温氏股份董事会秘书梅锦方近日接受央视财经频道采访时说,“去年全国的饲料原料价格上升显而易见,也影响成本。未来二季度、三季度,整个猪肉价格要想显著提升还是很难的,因为总体还是供大于求。”

  养殖业的饲料配方结构以玉米、豆粕为主,饲用豆粕主要来自于进口大豆压榨生产。

  官方信息公开披露,年初至今的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约300元每吨。“按照每喂三公斤,饲料生产一公斤猪肉的料肉比测算,生猪每长一公斤肉,养殖成本就要增加约0.8元。”央视财经频道称。

  为避免猪肉“价低伤农”,防止肉价大起大落,2月28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启动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官方监测显示,2月21日-25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98∶1,进入《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 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当国家层面发布过度下跌一级预警时,中央和地方全面启动收储。

  冯永辉建议,养殖行业亟待聚焦降本增效,资金链紧张的养殖户要根据资金情况,缩减养殖规模。

  除了节省本金,产业链上游的养殖户也在想办法“打开销路”。梅州市泰连养猪专业合作社社长王焱光认为,“产业链条长一点,有涉足屠宰、生鲜等业务的养殖机构,抗风险能力会高些。”其合作社共有社员208户,布局社区门店直营卖肉。

  近年来,国际粮食市场受疫情、气候等影响,出现价格波动,多元配方、少用豆粕、降低风险正在成为养殖业共识。

  “在饲料行业推广低蛋白日粮配方和生产技术、提升养殖行业精准饲喂技术能力,是尤为迫切的任务。”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提出提案建言,饲料综合成本已连续5年上涨,养殖业生产所带来的成本与市场行情报价的剪刀差慢慢的变大,养殖企业面临生存困难,存在资金、人才、技术压力和服务能力等多重瓶颈,迫切地需要外部支持,才能加快技术改造、优化成本,实现既节粮增效又增收促产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