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政府公开信息数据

作者: 企鹅电竞在线直播平台 发布时间: 2023-11-26 21:39:43

  吉林省政府信息公开专栏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政府信息公开基础平台

  您在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建议》收悉,经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您的提案中建议涉及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秸秆的综合利用,农膜的回收利用,畜禽粪污的综合利用,乡镇污水和生活垃圾的处理等方面,涉及到省农委、省畜牧局、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等有关部门,针对您提出的建议,由省农委牵头沟通协商,现将有关情况梳理汇总如下。

  为进一步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改善全省农业生态环境,增强农业绿色发展能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省农委、省畜牧局、省发改委、省环保厅和省财政厅于2017年12月7日联合印发《吉林省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力争到2020年,全省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一定效果遏制,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一控”,即严控农业用水总量,全力发展节水农业,确保农业灌溉用水量保持在106 亿立方米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6;“两减”,即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以上,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肥料、农药利用率均达到40%以上,全省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三基本”,即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农膜基本实现资源化利用,大力推进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确保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设备配套率达到9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农田残膜年回收能力达到9000吨以上。

  下一步,加强舆论引导,推进公众参与。充分的利用报纸、广播、电视、新媒体等途径,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科学普及、舆论宣传和技术推广,让社会公众和农民群众认清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和危害。大力宣传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的意义,推广普及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清洁生产技术和污染防治措施,让广大群众理解、支持、参与到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来。建立完善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系统和数据发布平台,推动环境信息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的热点问题,畅通公众表达及诉求渠道,充分保障社会公众的知情权,更好的发挥监督作用。深入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培训,切实提升农民节约世界资源、保护自然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继续在全省大力组织并且开展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化肥减量使用方面:深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提高精准化施肥水平,推进有机肥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大力推进有机肥料资源的利用和增施有机肥试点,推广机械化深施肥等现代高效施肥技术,加快新型施肥机械研发,因地制宜推进化肥机械深施、机械深追肥、种肥同播等技术,减少养分挥发和流失,加快水溶性肥料、液体肥料、叶面肥、生物肥料等高效新肥料新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加大缓控释肥推广力度,集成推广一批高产、高效、生态的施肥技术模式,力争提前完成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目标。农药减量使用方面:继续健全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推广生物防螟、性诱剂、杀虫灯等为主的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建立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试点等项目示范区,扩大辐射带动范围,提升植保装备水平,扶持一批反应快速、服务高效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服务组织,促进植保装备的现代化,切实提高作业效率和效能,筛选确定适合我省实际的低毒生物农药示范推广名录,开展低毒生物农药示范,提升农民自觉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的意识、转变用药习惯,力争提前完成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

  坚持政府推动与市场拉动相结合,以产业提档升级为目标,协调有关部门出台用地、用电、信贷、税收等优惠政策,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方参与的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机制,培育一批生物质供热供气、燃料乙醇、颗粒燃料、板材、造纸、食用菌等领域可市场化运行的经营主体,提高秸秆市场化利用水平,以粮食生产功能区为重点,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依托,提高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水平,提高秸秆农用水平,大力推广秸—饲—肥、秸—能—肥、秸—菌—肥等循环利用技术,提升农民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秸秆还田腐熟技术和有机肥施用技术的积极性,围绕秸秆肥料、饲料、燃料、基料、原料等利用,研究熟化有关技术、工艺和装备,形成从品种、种植、收获、秸秆还田、收储到“五化”利用等全过程的技术规范和装备标准,促进秸秆还田,保护黑土地,提高耕地质量。废旧地膜回收利用方面:积极引导回收企业建立废旧地膜储运模式,争取建立“农户+经纪人+公司”或“合作组织+经纪人+公司”的网络体系,逐步的提升地膜回收利用率,加大可降解膜示范推广,建立集中连片的可降解膜示范区,在播种前,通过广播宣传、电视讲座、巡回讲课、技术咨询、印发资料等活动,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养和训练,普及可降解地膜覆膜栽培技术,培养农民的环保意识,做到技术措施进田到户。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检测,加强对地膜等农业投入品监管,对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进行验收评价。

  加快畜禽养殖废弃物收储运体系建设,全力发展绿色农牧业循环经济,统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土地粪污消纳能力和生态环保要求,根据畜禽品种、饲养规模和发展的潜在能力,促进畜禽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衔接,采取经济高效适用的堆肥发酵、有机肥加工等模式,实现粪污就地就近还田利用;依托国家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创建政策,探索整县推进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创建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促进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全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户养殖。突出中粮、正邦、温氏、雏鹰等项目企业,支持企业采取自建和联建相结合的方式,发展带户养殖,建设现代化畜禽养殖基地,力争在粪污资源化利用、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管理和技术集成等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整合国家和省级政策资金,支持新建养殖场严格按照环保要求,配套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利用设施。支持先进工艺、技术和装备研发,完善有关技术标准体系。支持新型环保饲料产品研制,从源头上促进矿物质类饲料添加剂减量使用。支持现有规模养殖场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健全完善畜禽粪污收集、贮存、处理和利用设施设备;加强协调配合,快速推进畜禽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和养殖专业户的关闭或搬迁。

  乡镇污水设施建设方面:快速推进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多方筹措资金,争取国家和地方财政支持,用于乡镇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积极引导社会参与,鼓励各类公司参与治理项目,规范政府购买社会服务、政府与社会合作PPP模式、特许经营等方式,来吸引社会资产金额的投入设施建设。强化技术支撑,逐步建立省级相关专家委员会指导农村水环境治理等工作,将乡镇污水治理设施建设纳入未来三年《吉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改治理三年行动方案》,逐级落实部门责任。农村里的生活垃圾治理方面:下一步,继续遵循建管并重、长效运行的原则,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合理确定投融资模式和运行管护方式,积极地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建立市场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长效机制,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并长期稳定运行。鼓励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和县域生活垃圾统一处理。推进国家级农村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县乡村建设,建立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工作台账并实行滚动销号贮,解决农村垃圾乱堆乱倒、垃圾山、垃圾围坝、工业污染“上山下乡”等问题,确保到2020年,全省9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一定效果治理,基本完成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任务。

  非常感谢您对我省治理农业面源污染工作提出的宝贵建议,并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一如既往的关注、支持与监督,共同为吉林农业发展做出新的贡献。